談時間管理,首先需要管理的真的是時間嗎?想要管理好時間,是有順序的!管理好自己的專注力、態度以及耐力,再來才是時間。
常常因為忙碌而胡亂塞麵包或速食果腹,或是隨便一個便當解決,日日不均衡的飲食。睡前滑手機影響了睡眠,下班後覺得疲憊只想窩在電腦桌前⋯⋯。日積月累下來,身體往往容易失去精力。均衡飲食、睡得好,適當運動保持體力,減少或盡量戒掉讓身體變差的習慣,讓身體保有精力,有了精力才有耐力。
常常覺得的自己老嗎?明明才二十八九歲,卻把「我老了啦」掛在嘴邊,就算身體不老心也老了,就會覺得做什麼都不起勁兒。其實學習永遠不嫌晚,永遠不要覺得自己老。我在上瑜伽師資培訓班時,班上的學生年紀最大的有七十歲的前輩,不論是為了什麼理由來上課,都是活生生「學習永遠不嫌晚」的例子。只要態度正確,人生隨時都會有些改變。
有時候不是不會做,而是無法專注地做。擁有絕對的專注力做起事來事半功倍,一直被打斷的三小時會比完全專注一小時來的有效率。提升專注力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可以藉著許多技巧來提升專注。
時間通道
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次好的時間是現在,最差的時間是明天。投資、投資自己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檢視自己的時間
寫出自己五、十年後想達成的目標/夢想
寫出現在自己的時間分配(一週分配)
相互對照、連連看,現在每週會做的事和目標/夢想有多少相關性
時間的優先順序
時間四象限





學習專注(Focus 專注力)
巴菲特心法
Step 1:寫下 25 件人生中要做的事
Step 2:圈出 5 個最重要目標
Step 3:在達成前 5 件最重要的目標前,後面 20 件事都要避開
整塊的時間
- 預留完整整塊的時間,一次做一件事
- 把零碎時間整合起來
- 例如做事時別一邊看手機訊息
- 戒不掉手機是因為一直看到手機。方法:不要開震動,放抽屜
- 貼 3M 便條紙在手機上,寫「不要碰」,增加門檻
- 例如做事時會一直開 YouTube
- 心靈雞湯外掛 News Feed Eradicator
一起讓時間更完整!
集中力中斷
- 被中斷的三個小時=完全集中的一個小時(深度工作)
- 認真做一小時=隨便做三小時
- 使用蕃茄時鐘法 -> 強迫專注
- 善用計時器。專注 45-50 分鐘、休息不滑手機
- 給自己的心理暗示:現在要專心!效率*3
- 我們會讓分心的元素當成拖延的藉口
- 環境很重要
- 被打斷有兩個因素:外在因素 10%,內在因素 90%
拖延一個情緒管理問題,非時間管理問題
給大腦集中能量具體數字(Focus 專注力)
- 先決定要用幾倍的力量
- 在專注這件事情上,想像力很重要
- 一開始就要決定要用多少力量去執行
- 想像有一團能量包覆著自己
贏在起跑點(Focus 專注力)
- 大致分兩種人:
最後衝刺,通常以亞洲人居多(罪惡的根源)
奮力起跑,通常以北美人居多 - 一開始的衝刺最重要
- 自認自己 100% 完成,之後回頭看會發現往往只有達 80% 的程度。工作、人生往往是如此運作
- 許多人患有「評價恐懼症」,追求 1001 分
- Windows 95 出來時,工程師就知道有三千五百個 bug。先行動,邊走邊修正!
- 工作一開始就要衝刺
- 最初兩成的時間,完成任務的八成(如果無法完成,表示任務難度可能較高)
- 無法完成八成,向主管提出延長期限要求
- 運用「專注時間」、「午睡」來提升效率
- 接到任務先和主管爭取兩天時間
- 兩天使工作近乎完成
- 如果無法,表示可能有潛在危機
- 工作、學習的難與否,都是做了才知道
- 不是要提早交件,而是要提早處理
做時間的主人(Attitude 態度)
每個人的「時間感受」不同
- 一分鐘有多長?要看你在廁所外還是廁所內—愛因斯坦
- 愈是專注,時間過得愈慢。愈是分散注意力,時間過得愈快。
- 許多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例如:手機、房間整齊度等等。
放慢速度,才能提升時間感受
- 實驗:跟小朋友說「用最享受的方式吃巧克力」,大家會很慢的吃巧克力。
- 在美好的當下,放慢速度。
- 你想要更多時間,還是更多回憶?
面對時間的態度
時間管理
- 被時間支配
- 每一個小時都是一樣的
- 時間是稀有的
時間主人
- 你是時間的主人
- 時間是可擴充的
- 可以改變每一小時的品質,體驗效率
冥想練習
- 好書推薦《壓力更少,成就更多》
- 冥想可減少壓力,更好入睡並增加深沉睡眠,使身體更健康、皮膚更好,腦袋更年輕
- 增加左右腦的連結能力
- 步驟:
- 第一分鐘,正念。閉上雙眼,依序感受觸、聽、視、味、嗅覺各自最強烈與最細微的感受。接著再同時感受五感知覺
- 接下來的十四分鐘,心中默念「萬」,開始靜心
- 最後兩分鐘,顯化。提出三件想感謝的事物,想像自己已經達成目標時的樣子與感受
- 訣竅:
- 可放時間在面前,眼睛張開即可查看
- 對自己的靜心過程不要有評論
理想的空間-經歷回流(Stamina 耐力)
找三個理想的空間
- 可以「呼吸」的空間。簡單生活、減法生活,從整理房間開始(不是收納)
- 心可以靜下來的私人空間
- 能讓精力回流的空間
「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時間價值最大化(Time 時間)
- 人人都有 24 小時,但每個人的「時間品質」與「時間價值」都是不相同的。
- 時間品質=時間價值 x 工作深度
- 你的時間價值多少錢?(以下純屬舉例,因人而異)
- 0/hr 非營利的玩遊戲、看電視、看短影片
- 10/hr 跑郵局、建網站、維修網站
- 100/hr 寫 Email 給客戶、與潛在客戶互動、行銷測試、把簡單的事情外包
- 1000/hr 計畫一天事項的優先順序、把困難的是外包
- 10,000/hr 公眾演說、選團隊人才、新造新方案、建立價值觀、重新定位公司
- 學習是一種「時間投資」
- 花大量時間自我學習與拼湊知識 vs. 付費加速學習、有導師可諮詢
- 創造時間「股利」
- 設計一個系統。例如可以使回覆問題更快速的整理與方式
- 一開始設計會很辛苦,但長期可以省下時間
- 遇到問題詢問有經驗的老師或朋友
- 辨識「每小時價值」才能真正創造財富
- 轉換資源-讓時間用在更專注的目標上,將其他事物外包
時間淨化系統(Time 時間)
- 時間毒素-時間小偷,找出吃掉時間的元兇
- 社群媒體
- 閒聊
- 追劇
- 負面的人
- 工作超載
- 新聞
- 簡訊/Line
- 你的手機
- 購物
- 多工作業
- 時間毒素會造成像宿醉一樣的效果
- 即意外成本
- 造成未來時間、工作的損失。例如熬夜影響後面幾天的日常表現
- 每日早上習慣跟人聊天十幾二十分鐘,一週便有小時流失
- 吃掉時間的元兇:生氣、負面情緒、紊亂的作息、熬夜、三餐不準時、飲食不均衡
- 「認知資源」也會消耗腦力,影響決策品質。應減少「認知資源」的選擇,例如挑衣服、食物
- 房間空間太亂,眼睛與腦接受到的訊息太多,容易消耗精力
- 三種淨化決策
- 接受/持續
- 拒絕部分/減少
- 完全去除
去除毒素訣竅:感謝與原諒自己
紀錄你的時間
The Spiraldex

Time Blocking
- 把相同的事情放在一起做
- 一週以天為單位來規劃
- 設定時間快、時間限制。強迫自己兩個小時,比拖兩週做完更好
- 促進「深度工作」,讓深度工作時間拉長
- 更清楚時間花在哪裡
紀錄時間的好處
- 清楚自己的時間去哪裡
- 了解如何調整時間規劃
- 了解一週可以完成的事,進而更聰明地規劃事項
- 強迫認知到自己真正重視什麼事情
設計打擾時間、空白時間
常會犯錯的地方
- 低估所需時間(可能需要更久)-建議加上緩衝時間、備用時間。例如會面前三十分鐘先去附近喝咖啡
- 規則太硬-可以適時修改、保持彈性
- 沒有安排充足的休息時間-5-10 分鐘太短。滑手機不是休息,應另外安排時間滑手機
- 給人機會影響你-與他人的共用行事曆可以安排「腦力激盪時間」,不讓別人影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