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s notes
  • 美股價值投資
    • ETF 很方便,但為什麼我不買 ETF?
    • 想買房收租金?不如買 REITs-最簡單的被動收入來源
  • 自我成長
    • 時間不是擠出來的,而是管理出來的
    • 在快被東西淹沒的狀態下生活,你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Contact Me
Author

Lily

Lily

想買房收租金?不如買 REITs-最簡單的被動收入來源

by Lily 2022-06-22
https://www.essexapartmenthomes.com/

不曉得大家身邊有沒有認識的包租公包租婆?或者自己就是呢?先前每次聽到誰人有大到一棟樓做成套房租收租金,小到一個家庭式在分租給房客時,我總是投以羨慕的眼光 (ˊᵒ̴̶̷̤ ꇴ ᵒ̴̶̷̤ˋ) 但我現在不會了!因為我學會投資 REITs!
選擇好的標的,定期收股息,感覺就像收租。
搭配股息再投入,用複利的概念開始滾雪球,不只心情很好,每天也睡得很安穩 zZzZ

為什麼我在美股投資 REITs,REITs 又是什麼?

  • 全文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中文為「不動產投資信託」
  • 成為 REITs,讓我有像包租婆一樣的感覺!而且還不用先花錢買房子
  • 獲取穩定收入。REITs 的 90% 租金收入都要分給股東
  • 屬 REITs 的公司,75% 以上總收入都要來自房地產,身為股東更安心
  • 選擇適當類型的 REITs,不受疫情影響跌價、影響心情

REITs 的類型

  • Diversified 多元組合類型
  • Healthcare Facilities 醫療類型
  • Hotel & Motel 酒店、旅館類型
  • Industrial 工業類型
  • Mortgage 抵押、房貸類型
  • Office 辦公室類型
  • Residential 住宅類型
  • Retail 零售類型
  • Specialty 其他專業/特殊類型

*免責聲明:以下公司為單純舉例,並非帶有任何推薦用意,一起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Diversified 多元組合類型
不同產業混合在一起。例如:
CorEnergy Infrastructure Trust, Inc. (NYSE: CORR, CORRPrA) :專注於能源基礎設施,石油和天然氣、電力和公用事業領域。
Broadstone Net Lease, Inc. (NYSE: BNL):主要收購、擁有和管理長期淨租賃給多元化集團的單租戶商業房地產物業。

Healthcare Facilities 醫療類型
醫療健康、養老院、醫院、實驗室、製藥中心等。例如:
Welltower (NYSE: WELL): 提供各式醫療保健基礎設施。

Hotel & Motel 酒店、旅館類型
例如:
Host Hotels & Resorts, Inc. (NYSE: HST) :專注於豪華高檔度假村、大型會議中心和城市酒店。

Industrial 工業類型
倉庫、物流中心、工業園區等。在美國倉庫使用率非常高,網購、疫情之下都需要物流與倉庫。例如:
Prologis, Inc. (NYSE: PLD)是物流房地產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專注於高門檻、高增長的市場。Prologis 向大約 5,800 名不同客戶群租賃現代物流設施。

Mortgage 抵押、房貸類型
類似銀行放房貸,賺的錢較屬利息,以延伸性產品賺取利益。例如:
Blackstone Mortgage Trust (NYSE: BXMT) 是一家房地產金融公司,在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提供以商業房地產為抵押的高級貸款。

Office 辦公室類型
Alexandria Real Estate Equities, Inc. (NYSE:ARE),標準普爾 500 指數® urban office real REIT 是第一個、歷史最悠久、開創性的所有者、運營商和開發商,專注於 AAA 創新集群位置的協作生命科學、農業科技和技術園區。

Residential 住宅類型
基本上人人都需要的類型。通常大城市是好的住宅市場,因為有許多的工作機會。例如:
Camden Property Trust (NYSE: CPT) 是美國最大的上市多戶家庭公司之一。主要從事多戶公寓社區的所有權、管理、開發、再開發、收購和建設。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Camden Property Trust 在美國擁有並經營 171 處房產,其中包括 58,300 套公寓住宅。

Retail 零售類型
美國最常見的 REITs。包含日常消費、購物中心等等。例如:
Realty Income, The Monthly Dividend Company ® (NYSE: O) 是一家標準普爾 500 指數公司,致力於為股東提供可靠的月收入。在過去的 53 年中,Realty Income 一直在收購和管理根據長期淨租賃協議產生租金收入的獨立商業物業。

Specialty 其他類型 專業/特殊類型
雲端、數據、電塔投資、森林、賭場等。例如:
Weyerhaeuser Company. (NYSE: WY) :以連續且完全可持續的循環方式管理數百萬英畝的森林。負責任的土地管理者,可用於多種用途,包括娛樂、保護、經濟發展和不同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我們生產的木製品用於建造家庭庇護和撫養的家園。

如何選擇投資標的?

別再跟單了!評估一個標的時應該要先認識這間公司在做什麼,接著看看公司的財報如何,抓一些重點項目來看,按照 BOS 巴菲特線上學院課程的教學找出七分的好公司!而在 REITs 也很重要的是真正的營運現金流 FFO 或 AFFO 以及穩定成長的股息,這些數據從公司的官網、TD Ameritrade、marketwatch.com 都看得到。

真心推薦

BOS 巴菲特線上學院的課真的讓我受益良多,2020 年受到先生的哥哥與大嫂的介紹,不太容易相信人的我的確抱持懷疑態度看待。思考許久才帶著「去聽聽看你們到底在做什麼」的心態,花了一百元參加了分享會…。
學習 BOS 裡的大小課程,是我除了閱讀課外書以外自我成長的方式。兩年過去了,我依然喜歡跟著大家一起學習更多、一起成長,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充實的三小時分享會,現在免費!(我當初參加要一百元唉…)一起學習更多~
分享會介紹連結在此,連結網頁最下方有報名資訊,莉莉我是真心推薦 ❤️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就用這個連結報名分享會吧!

買好股,威力更大!

我在 BOS 學到了

  • 如何選出好公司
  • REITs 課程可以了解各類型公司主要在做什麼
  • 不同類型公司的估價方式,了解公司在做什麼後搭配公司財報,選出好體質的公司
  • 如何降低風險、資產配置的方法
2022-06-22
0

時間不是擠出來的,而是管理出來的

by Lily 2022-06-14

談時間管理,首先需要管理的真的是時間嗎?想要管理好時間,是有順序的!管理好自己的專注力、態度以及耐力,再來才是時間。

常常因為忙碌而胡亂塞麵包或速食果腹,或是隨便一個便當解決,日日不均衡的飲食。睡前滑手機影響了睡眠,下班後覺得疲憊只想窩在電腦桌前⋯⋯。日積月累下來,身體往往容易失去精力。均衡飲食、睡得好,適當運動保持體力,減少或盡量戒掉讓身體變差的習慣,讓身體保有精力,有了精力才有耐力。

常常覺得的自己老嗎?明明才二十八九歲,卻把「我老了啦」掛在嘴邊,就算身體不老心也老了,就會覺得做什麼都不起勁兒。其實學習永遠不嫌晚,永遠不要覺得自己老。我在上瑜伽師資培訓班時,班上的學生年紀最大的有七十歲的前輩,不論是為了什麼理由來上課,都是活生生「學習永遠不嫌晚」的例子。只要態度正確,人生隨時都會有些改變。

有時候不是不會做,而是無法專注地做。擁有絕對的專注力做起事來事半功倍,一直被打斷的三小時會比完全專注一小時來的有效率。提升專注力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可以藉著許多技巧來提升專注。

時間通道

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次好的時間是現在,最差的時間是明天。投資、投資自己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檢視自己的時間
寫出自己五、十年後想達成的目標/夢想
寫出現在自己的時間分配(一週分配)
相互對照、連連看,現在每週會做的事和目標/夢想有多少相關性

時間的優先順序

時間四象限

時間四象限

時間四象限-一般人的習慣



時間四象限-註記

時間四象限-大師的做法

時間四象限-保持彈性

學習專注(Focus 專注力)

巴菲特心法

Step 1:寫下 25 件人生中要做的事
Step 2:圈出 5 個最重要目標
Step 3:在達成前 5 件最重要的目標前,後面 20 件事都要避開

整塊的時間

  • 預留完整整塊的時間,一次做一件事
  • 把零碎時間整合起來
  • 例如做事時別一邊看手機訊息
    • 戒不掉手機是因為一直看到手機。方法:不要開震動,放抽屜
    • 貼 3M 便條紙在手機上,寫「不要碰」,增加門檻
  • 例如做事時會一直開 YouTube
    • 心靈雞湯外掛 News Feed Eradicator

一起讓時間更完整!

集中力中斷

  • 被中斷的三個小時=完全集中的一個小時(深度工作)
  • 認真做一小時=隨便做三小時
  • 使用蕃茄時鐘法 -> 強迫專注
  • 善用計時器。專注 45-50 分鐘、休息不滑手機
  • 給自己的心理暗示:現在要專心!效率*3
  • 我們會讓分心的元素當成拖延的藉口
  • 環境很重要
  • 被打斷有兩個因素:外在因素 10%,內在因素 90%

拖延一個情緒管理問題,非時間管理問題

給大腦集中能量具體數字(Focus 專注力)

  • 先決定要用幾倍的力量
  • 在專注這件事情上,想像力很重要
  • 一開始就要決定要用多少力量去執行
  • 想像有一團能量包覆著自己

贏在起跑點(Focus 專注力)

  • 大致分兩種人:
    最後衝刺,通常以亞洲人居多(罪惡的根源)
    奮力起跑,通常以北美人居多
  • 一開始的衝刺最重要
    • 自認自己 100% 完成,之後回頭看會發現往往只有達 80% 的程度。工作、人生往往是如此運作
    • 許多人患有「評價恐懼症」,追求 1001 分
    • Windows 95 出來時,工程師就知道有三千五百個 bug。先行動,邊走邊修正!
  • 工作一開始就要衝刺
    • 最初兩成的時間,完成任務的八成(如果無法完成,表示任務難度可能較高)
    • 無法完成八成,向主管提出延長期限要求
    • 運用「專注時間」、「午睡」來提升效率
  • 接到任務先和主管爭取兩天時間
    • 兩天使工作近乎完成
    • 如果無法,表示可能有潛在危機
    • 工作、學習的難與否,都是做了才知道
    • 不是要提早交件,而是要提早處理

做時間的主人(Attitude 態度)

每個人的「時間感受」不同

  • 一分鐘有多長?要看你在廁所外還是廁所內—愛因斯坦
  • 愈是專注,時間過得愈慢。愈是分散注意力,時間過得愈快。
  • 許多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例如:手機、房間整齊度等等。

放慢速度,才能提升時間感受

  • 實驗:跟小朋友說「用最享受的方式吃巧克力」,大家會很慢的吃巧克力。
  • 在美好的當下,放慢速度。
  • 你想要更多時間,還是更多回憶?

面對時間的態度

時間管理

  • 被時間支配
  • 每一個小時都是一樣的
  • 時間是稀有的

時間主人

  • 你是時間的主人
  • 時間是可擴充的
  • 可以改變每一小時的品質,體驗效率

冥想練習

  • 好書推薦《壓力更少,成就更多》
  • 冥想可減少壓力,更好入睡並增加深沉睡眠,使身體更健康、皮膚更好,腦袋更年輕
  • 增加左右腦的連結能力
  • 步驟:
    • 第一分鐘,正念。閉上雙眼,依序感受觸、聽、視、味、嗅覺各自最強烈與最細微的感受。接著再同時感受五感知覺
    • 接下來的十四分鐘,心中默念「萬」,開始靜心
    • 最後兩分鐘,顯化。提出三件想感謝的事物,想像自己已經達成目標時的樣子與感受
  • 訣竅:
    • 可放時間在面前,眼睛張開即可查看
    • 對自己的靜心過程不要有評論

理想的空間-經歷回流(Stamina 耐力)

找三個理想的空間

  1. 可以「呼吸」的空間。簡單生活、減法生活,從整理房間開始(不是收納)
  2. 心可以靜下來的私人空間
  3. 能讓精力回流的空間

「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時間價值最大化(Time 時間)

  • 人人都有 24 小時,但每個人的「時間品質」與「時間價值」都是不相同的。
  • 時間品質=時間價值 x 工作深度
  • 你的時間價值多少錢?(以下純屬舉例,因人而異)
    • 0/hr 非營利的玩遊戲、看電視、看短影片
    • 10/hr 跑郵局、建網站、維修網站
    • 100/hr 寫 Email 給客戶、與潛在客戶互動、行銷測試、把簡單的事情外包
    • 1000/hr 計畫一天事項的優先順序、把困難的是外包
    • 10,000/hr 公眾演說、選團隊人才、新造新方案、建立價值觀、重新定位公司
  • 學習是一種「時間投資」
    • 花大量時間自我學習與拼湊知識 vs. 付費加速學習、有導師可諮詢
  • 創造時間「股利」
    • 設計一個系統。例如可以使回覆問題更快速的整理與方式
    • 一開始設計會很辛苦,但長期可以省下時間
    • 遇到問題詢問有經驗的老師或朋友
  • 辨識「每小時價值」才能真正創造財富
  • 轉換資源-讓時間用在更專注的目標上,將其他事物外包

時間淨化系統(Time 時間)

  • 時間毒素-時間小偷,找出吃掉時間的元兇
    • 社群媒體
    • 閒聊
    • 追劇
    • 負面的人
    • 工作超載
    • 新聞
    • 簡訊/Line
    • 你的手機
    • 購物
    • 多工作業
  • 時間毒素會造成像宿醉一樣的效果
    • 即意外成本
    • 造成未來時間、工作的損失。例如熬夜影響後面幾天的日常表現
    • 每日早上習慣跟人聊天十幾二十分鐘,一週便有小時流失
    • 吃掉時間的元兇:生氣、負面情緒、紊亂的作息、熬夜、三餐不準時、飲食不均衡
    • 「認知資源」也會消耗腦力,影響決策品質。應減少「認知資源」的選擇,例如挑衣服、食物
    • 房間空間太亂,眼睛與腦接受到的訊息太多,容易消耗精力
  • 三種淨化決策
    1. 接受/持續
    2. 拒絕部分/減少
    3. 完全去除

去除毒素訣竅:感謝與原諒自己

紀錄你的時間

The Spiraldex

The Spiraldex

Time Blocking

  • 把相同的事情放在一起做
  • 一週以天為單位來規劃
  • 設定時間快、時間限制。強迫自己兩個小時,比拖兩週做完更好
  • 促進「深度工作」,讓深度工作時間拉長
  • 更清楚時間花在哪裡

紀錄時間的好處

  • 清楚自己的時間去哪裡
  • 了解如何調整時間規劃
  • 了解一週可以完成的事,進而更聰明地規劃事項
  • 強迫認知到自己真正重視什麼事情

設計打擾時間、空白時間

常會犯錯的地方

  • 低估所需時間(可能需要更久)-建議加上緩衝時間、備用時間。例如會面前三十分鐘先去附近喝咖啡
  • 規則太硬-可以適時修改、保持彈性
  • 沒有安排充足的休息時間-5-10 分鐘太短。滑手機不是休息,應另外安排時間滑手機
  • 給人機會影響你-與他人的共用行事曆可以安排「腦力激盪時間」,不讓別人影響自己
2022-06-14
0

在快被東西淹沒的狀態下生活,你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by Lily 2022-04-12

整理魔法,讓你的每一天閃耀光芒

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
全書作者把從小到大、從跌跌撞撞到成為整理專家,各式自身及客戶的經驗分享在書中。一開始定義什麼是真正的「整理」,接著傳授整理的訣竅,整理完後才講收納。而在最後章節才寫出,不論自身或是客戶們在經過真正的整理後,人生產生了什麼樣戲劇性的變化。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大約兩年前,受到一位自己算是相當崇拜的老師推薦。
以前只知道自己家裡堆了很多東西,數不清的衣服、埋了很久的書、各種紀念品和雜物以及廚房大大小小有用沒用的家電與用具⋯⋯。東西一多,就容易亂;東西一雜,就不曉得該如何整理。當然,和大多數的人們一樣,曾經整理過房間、整理過客廳、整理過廚房、也整理過浴廁,但總是沒有多久就又亂了,承認自己卻從沒認真看待過這件事。

為什麼再怎麼整理都整理不好?

讀到「只要實踐正確的整理方法,就絕對不會打回原形。一口氣整理完,房間就會一口氣變得整齊。」的時候,我還半信半疑,覺得自己以前都是一口氣整理啊!還不是沒多久就又亂了⋯⋯。接著讀到「判斷物品是否要丟掉」和「決定物品的定位」以及「不能按『場所類別』理,要按『物品類別』整理」時,也只是抱著覺得很新鮮,好像可以試試看的想法。而對「日常的整理是指『東西用完後,放回原位』」也還沒有什麼實際的體會。

無論是誰,只要體驗這個過程,都會打從心底不讓房間回到凌亂的樣子。

按「物品類別」的正確順序整理、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其他統統「丟掉」

思考「理想的生活」
你/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要下班回家後,看到乾乾淨淨、像飯店般整潔的房間。想要睡前可以點精油做瑜珈放鬆身心。想要變瘦、變美。想要⋯⋯。
其實不論理想生活是什麼,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幸福」。
觸碰到的瞬間,是否感覺「怦然心動」?把東西一個一個拿在手裡,留下令你心動的東西,丟掉不心動的東西。
身穿不令自己心動的衣服時,擁有明知道自己絕不會戴在身上的手飾,被買回來堆著都沒看、一點都不令人心動的書圍繞著,這樣真的會幸福嗎?很直覺,「不會」。

原來重點在於「正確掌握自己目前擁有多少東西」。作者建議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後,再一口氣判斷要留下或丟掉,而紀念品一定要留在最後再執行。透過與物品的對話,透過「謝謝」真心地感謝每一樣物品曾經帶給自己的意義,乍看之下很蠢,實際做了之後卻覺得很感恩很正向。

按物品類別順序,集中後再一一處理,而不是看到什麼就處理什麼!令我印象最深也讓我受用至今的是,各種類型衣物的折法、擺放與收納方式。我教了沒有此書的先生折法,總是能把折衣物和棉被摺得有稜有角的先生,欣喜地覺得發現新大陸且愛用這樣的折法。從此我們家衣櫃也「不換季」了,不用在特定時節抽換衣物、還要為了突然的變天取出衣物,真的很棒!

另一個覺得很棒的是「立起來」,幾乎所有類型物品都很適用,整齊擺放看起來非常舒服。想辦法利用家裡現有的收納工具,不隨便購入新的收納用具的觀念也幫助我省下荷包。當我們一一決定好了物品的定位,也就是說每個物品都有屬於自己的家之後,每一次使用完物品就放回他的家,空間自然而的就不會再「變亂」。

讓人產生戲劇性變化的整理魔法

這不僅僅是整理物品,而是重新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透過這樣的整理,知道自己真正喜歡、渴望的是什麼,與什麼樣的物品一起生活便覺得幸福。這是一個放下對過去的執著與對未來的不安,找回人生的決斷力,身體、運氣跟著變好的過程,乍看覺得浮誇,實際思考過後其實一切都很有科學根據呢!至少我是真正體驗過也才這麼認為。一起讓人生變更好,讓我們生活在能帶給自己幸福的環境當中吧!

2022-04-12
0

ETF 很方便,但為什麼我不買 ETF?

by Lily 2022-03-11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由投信公司發行,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Vanguard、SPDR、iShare 等都是比較大的 ETF 品牌。巴菲特曾說過:「對於大多數想要投資股票的人來說,申購成本很低的『指數型基金』,是最理想的選擇。」記得,要長期持有。

https://www.sectorspdr.com/sectorspdr/tools/sector-tracker/charting

為什麼買 ETF?

可以選擇看好的產業、地區或國家,比只投資一間公司還要有分散風險的概念,投資 ETF 感覺就好像已經做一個投資組合了。對於大部分的投資者,沒有時間自己研究公司, ETF 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為什麼我不買 ETF?

較難估價,其中含有的股票太多,而且會隨時間變動。ETF 於我較像用來找靈感的方向,從 ETF 當中選擇想要的標的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組合。ETF 裡可能含有啊撒不如的波動大的不好股票,股市大跌的時候,通常也跌得比我自己的好公司價值投資組合來得多。(換個角度想,股災時買入 ETF 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估價偏低)
而選 ETF 不能單看報酬率,買的時間點也會影響報酬率。
我不是很喜歡買 ETF 因為我可能會被迫買到一些我不喜歡的公司(不好的、貴的),而組合當中也可能含有無法自己分析的標的(黃金、私人公司)。

把喜歡的好公司菜盤配製成一個屬於自己的 ETF,再懶惰吧!

買 ETF 的成本?

買賣ETF需支付的交易成本有內含管理費、手續費、證交稅(賣時),而買美股的 ETF 管理費通常比台股 ETF 低很多。

如何選出好的 ETF?(美股)

  • P/E 本益比
  • 佔比前 30% 的主要標的、產業類別。看是不是好公司
  • 投資成本。管理費 Expense Ratio < 0.8%
  • 股息 %
  • Beta 值,股價漲跌幅(參考)
  • 品質。ETF.com 的評分與 ESG 指數

品質。ETF.com 的評分與 ESG 指數

ETF.com 的評分
Efficiency(效率,投資者管理費與風險)、Tradability(交易性,是否可在公開市場買到合理的價格)皆以 A-E 評分。
Fit(吻合性,ETF 與追蹤標的間的相關性和組合相似度)以 1-100 評分。


ESG 指數
永續指數,單位:MSCI。一個關乎道德與永續的議題。
Environmental 環境:包含氣候、天然資源、污染及資源回收等。
Social 社會:包含工作環境、員工利益、客戶滿意及人權等。
Governance 公司治理:包含公司董事素質、成效及醜聞等。

2022-03-11
0

最新文章

  • 想買房收租金?不如買 REITs-最簡單的被動收入來源

  • 時間不是擠出來的,而是管理出來的

  • 在快被東西淹沒的狀態下生活,你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ETF 很方便,但為什麼我不買 ETF?

Categories

  • 美股價值投資
  • 自我成長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本站使用 Soledad 主題


Back To Top
Lily's notes
  • 美股價值投資
    • ETF 很方便,但為什麼我不買 ETF?
    • 想買房收租金?不如買 REITs-最簡單的被動收入來源
  • 自我成長
    • 時間不是擠出來的,而是管理出來的
    • 在快被東西淹沒的狀態下生活,你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Contact Me